1、教学过程中忽略对歌词的理解
小学音乐课中所学曲目的歌词多是针对小学生的兴趣而创作,只有理解歌词的美,才能进一步体会旋律的悠扬。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相应的环境创设,但却容易忽略对歌曲歌词的理解,每首歌曲的歌词都具有相应的含义。结果导致很多新学的歌曲,学生只懂吟唱却不知其所蕴含的深意,教师通过歌词与学生的对话无从开展,忽略了对歌词的感受和欣赏,最终还导致了整个音乐课程的教学环境变得枯燥乏味。
2、 歌曲的思想内涵被忽略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的校领导都不够重视音乐课程,认为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才是重要的,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够完善,使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极为有限。因此,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应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既不能让学生过分轻松愉悦而失去学习的意义,也不能过分严肃,所以就必须对乐曲的思想内涵有充分了解,不要强行灌输给学生乐理知识,而要更多地关心他们的心灵感悟。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时要将乐理知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能理解歌曲内容,还能提升音乐品位,体会音乐之美。
3、忽略了音乐教材的积极作用
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言,教材是工具,怎样更好地利用教材,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假如教师单纯地以教授教材内容为目标,那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求自己首先对每首歌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然后再将其情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