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龄差异
根据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特征,年龄的差异与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积累等有关。其一,不同年龄的学生其审美趣味也不同。审美音乐学研究表明:7-9岁的儿童评判作品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作品于事物是否相像,纯真、快乐的天性自发地产生了音乐审美态度。9-13岁的少年开始进入审美萌芽期,他们不再受到写实标准的束缚,已不满足于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等音乐作品。其二,不同年?g的学生其审美经验也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审美经验丰富程度和审美能力明显高于小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把握、音乐情态结构反应也要敏锐、迅速得多。
(二)性别差异
性别的差异既体现在音乐审美方式的差别也表现在兴趣上的不同。在武伦汀的音程实验中,发现男生在音程判断上,客观型、性格型居多,女生则是主观型、和非音乐的联想较常见。这当然与男生的感知觉综合能力与抽象思维较强,女生的形象思维丰富,联想能力强有关。总之,男生在音乐审美中想象力较丰富,视觉联想能力较强,对音乐的意蕴的领悟,把握能力较好。女性则对形态的把握较快,对情态结构的体验丰富细腻,多喜欢柔美、精巧、均衡的作品。
(三)审美差异
其一,音乐感知能力差异。音乐的感知觉是音乐审美能力最基本的因素,分为感觉和知觉。即便是同一年龄层次非音乐特长生之间也存在音乐感知能力的差异,因为它与学生注意、记忆、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知识和经验,受人的各种心理特点的制约。
其二,音乐想象能力差异。音乐审美是离不开想像的,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过程也实际上是一个有意想象的过程,而心理学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由于先天遗传禀赋的不同以及后天培养的差异。学生们的再造想象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有赋予音乐想象力的听众才是真正的音乐欣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