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到音乐总会说“音乐是实践的艺术”音乐在时间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讲不同的音高与不同的音值组合起来,呈现在听众的面前。
在中高段的教学中,不管是学唱课还是欣赏课,已经不在单单依赖简单的肢体律动来感知节奏。对于节拍器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限制,一段完整的音乐练习如果重头到尾都使用节拍器,会造成音乐进行的机械与呆板。所以笔者常常会采用随着音乐的流动进行指挥的打拍练习,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强律动感的训练方法。学生在音响效果下,随着指挥图示挥出音乐的节拍,这个比简单的数拍练习更有效。而且除了稳定性和精准性的要求以外,还需要学生把握节奏的生动性。这种生动性恰恰是表达音乐风格的正真需求,这光靠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体会许多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特别是不同风格中的节奏重音的时间与位置。结合大量的音乐时间。来训练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中节奏感的感受与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对节奏生动性的表达。这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标。例如不同的中西方作品,古典与现代,爵士乐与拉丁音乐,他们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的节奏型,独特的重音这些都使得他们具有自己的音乐特征和风格。
“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最激动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了解作品,感受音乐要素中的节奏,笔者感觉任重而道远。“如何教”和“如何学”同样任重而道远。只有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和体验,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去影响和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