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注重提出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比如再学习《铁匠波尔卡》的时候,我做了这样的尝试:1、学生们听完全曲之后,问他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啊?可不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呢?”这时学生们模仿铁匠拎起铁锤打铁的样子,还要自己模仿发出叮叮当当的铁锤敲打的声音。“音乐里想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的小铁匠呢?”学生回答:“勤劳的小铁匠,活泼的小铁匠,快乐的小铁匠……”2、
学生们第一次听到歌曲,学习旋律时,我问:“大锤是什么声音呢?小锤是什么声音呢?”这时学生迫不及待的表演大锤小锤的动作和叮叮当当的声音。又问:“大家都听懂了小铁匠这首歌了吗?现在我们用小手当做锤子,小锤子出现的时候你们就“叮叮当”,旋律线条出现的时候就由老师来完成演奏。”3、聆听主旋律出现的次数,老师:“现在考考同学们的耳朵,在小铁匠这首歌的第一部分里一共出现了几次主题旋律?他们之间有什么变化吗?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一定要竖起你们的小耳朵。”4、聆听主题片段。老师:“在这段小铁匠用力打铁的歌曲中,铁锤发出的声音有没有规律呢?乐曲的音量有什么变化吗?”学生:“打铁的声音越来越多了,并且越来越快了。”老师:“那敲击的速度有变化吗?为什么会有变化呢?”学生:“越来越快,因为小铁匠干的越来越起劲。”老师:“为什么小铁匠在第一拍的时候没有很快的开始敲起来?”学生:“因为他在准备,要先对准在敲。”这样的一系列提问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音乐内容进行研究思考,让他们置身情景之中,感受主人公的心情,更加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让教学效率更好。